顶盛体育网上的那些育儿知识真的对吗你怎么看?
育儿对于每个父母来说都是第一次经历,网上的那些经验分享我们要结合自己的经济情况和背景等条件的不同而根据实际借鉴不能照搬。以下是网友啊金的经验分享,希望能帮助所有的家长:
果果到来的那一年,我的三十岁刚过半,自己第一个孩子即将来到这个家庭,内心真是非常的激动和期待,因为是大龄孕妇,自然而然对于孩子的一切都是那么的小心翼翼,每天早睡早起,从不在外吃东西等等都是基本操作,还买了很多书作参考精心的呵护着肚子里的小宝贝,那个时候经常会在网上看到成为学习型的家长的观点,我深以为然。
孩子出生后,因为是第一次当妈妈,面对睡着时软糯可爱的小家伙,哭起来惊天动地的小祖宗,这时才发现初次育儿的烦恼已经接踵而来,父母传授的老式带娃的经验、网上永不停歇的新式育儿资讯、生活里宝妈前辈的倾囊相授、零零种种,似乎每个都有道理,但拿到自己孩子身上时,似乎总是充满了例外。
就这样,我在养育孩子的道路上,和大多数宝妈一样,陷入了一种不停寻找有效育儿方式的漩涡。
当时网络上眼花缭乱的资讯影响我比较深的是这样一篇帖子:“美国人带孩子的十七个妙招 将有孩子和刚有孩子的好好看看”这个帖子在当时的妈妈朋友群里非常的受欢迎,一时之间大家带娃都会有意无意的去参考参考这篇帖子里的“干货”并且相互讨论着
比如“干货”的第一条:“如何让小宝宝不哭”这条内容是这样说的:“爱哭的BABY都是爸妈教出来的。才出生的BABY听不懂话,他们靠条件反射来做判断。中国的家长一听到孩子哭就抱起来。JANE GU医生反复告诫我:
这样一来,再小的孩子都能明白,不哭的时候才有得抱,这招极灵等等”并且列举了她遵照医生的这套方法带娃所带来的好处,她的孩子果然很少哭了,而她带两个孩子也轻松及了。
当年因为果果哭闹所带来的焦虑感,让我在第一次看到这篇文章时产生了强烈的震动,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乖巧可爱呢,如果这个方法可以让自己带孩子轻松点又能让孩子从小培养出乐观独立的性格,那何乐而不为呢。
怀抱这种想法,我开始尝试这种名叫“哭声免疫法”的带娃方式,可是每次孩子哭起来的时候,最多两分钟,我就会受不了而把他抱在怀里哄哄亲亲,我没办法听他哭那么长时间而不去管他,最后我母亲说,小孩子哭太久容易得疝气,让我注意别让果果哭太久哭的太伤心,这句话彻底打消了
在果果两岁多时,遇到了一个朋友,宝妈与宝妈的话题永远是孩子,记得她说起她的一个朋友A就用“哭声免疫法”培养孩子的哭泣习惯,最后孩子真的很少哭,而且独立的很早,两三岁的小朋友,已经成功自己睡了,我问到孩子真不哭吗?她说孩子哭她的朋友A就让孩子哭,怎么哭A都不向孩子做妥协,只有不哭的时候才会去抱她,最后成功的分床,而且孩子确实比其他小朋友哭得少,我记得我当时听到这个事情的时候真是很佩服A,觉得她的承受力明显比我强。
直到果果上幼儿园大班,喜欢在网上搜索亲子教育的我突然被这一篇名叫“曾风靡美国的哭声免疫法,研究人女儿自杀儿子流浪,马伊琍深受其害”的文章震惊到了
文章中说这个实验起源于美国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创始人,约翰·华生,他曾经在美国极具影响力,他对自己的实验信誓旦旦,他这样向世界宣布:“给我一打婴儿,把他们带到我独特的世界中。我可以保证,在其中随机选出一个,训练成为任何我所选定的任何类型的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商人,或者乞丐、窃贼、不用考虑他的天赋、倾向、能力、祖先的职业与种族”
而这种可怕的训练孩子的方法一直沿用在他的家族,这样的冷漠教育波及几代后,让约翰·华生的大儿子在成年后和他背道而驰,一直流浪、曾经多次自杀,最后很不幸在三十多岁时自杀身亡,而他的前妻和女儿也顶盛体育多次自杀。看完这篇文章我惊出一身的冷汗,为我曾经选择相信这个观念而吓得后背发凉。
至此之后,我很长一段时间处于一种后怕的状态,因为我以为对的东西,最后发现原来错的那么离谱,我不敢想象如果我当时选择坚持使用“哭声免疫法”,那我的孩子在将来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并且我现在一想到那位A女士和她的孩子,都会有一种强烈的不安感。
我们处于一个资讯爆炸的年代,任何事情似乎都可以从网络上寻找答案,但我们似乎没有想过这些答案会带给我们些什么影响,后果是些什么,看似方便无比的网络,似乎藏着猛兽。
这件事情给我的启发远不止于此,因为我慢慢地意识到我们不止生活在一个资讯泛滥的年代,互联网还给我们带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生活的时代一切都有答案,任何不知道的事情,只要通过网络,都能找到答案,而这在给我们带来方便快捷的同时,也让我们的大脑停止了思考,好像只需要作出选择就行,我们是否在这个互联网时代已经或即将失去思考能力了?
在一切问题都可以百度的年代,孩子们对待这个世界还会有好奇心吗?没有好奇心的孩子,会变成什么样呢,这个问题也许要等到他们成人以后才有可能知道答案顶盛体育,这一思考让我隐隐不安。假设真的有很大的负面影响,那我们能不能不去使用互联网,不去使用手机,但很明显是不可能的,时代的洪流不可能往后走,而且不能一遇到问题就采取回避或一刀切的思想,所以我开始思考如何在这个咨询泛滥,不用动脑子就能拥有一切的时代教育我的孩子。
为此,我开始学习选择并学习思考,作为个人所感,今天把它写出来和各位宝妈一起研究和思考。
第一:任何事情在作出决定前,要小心验证,不要太快作出选择,在决定做好之后,要观察过程是否合适,以便随时作出调整。
第二:对于新的观念、产品、包括人在内,在他没有经受时间的考验以前,不要轻易去相信他,选择相信以后,也要根据情况作出调整和改善,因为不论对错我们都可能需要经过五年、十年、二十年以后才看得到结果,所以轻易选择,实际上是在和自己开玩笑。
大概是说,孩子摔倒了,很多父母马上去抱孩子,然后打地上说是地不对,本来孩子没事的,以后一摔倒就责怪地面,这样的孩子以后肯定有问题。正确的做法是,孩子摔倒以后,你该让他自己起来,让他承担自己的责任,具体做法是,孩子摔倒了,哭,你鼓励他自己起来,让他勇敢,这样锻炼他对自己的负责坚毅的性格,我当时觉得很有道理,所以就去尝试了这种方式,在孩子跌倒时(安全情况下)我没有像以往一样马上去扶起他,而是去鼓励他让他勇敢一点自己起来,这个方法使用了一段时间后,
我很快发现孩子的确变得和以前不一样了,摔倒了自己会起来了,也勇敢了很多,我是很高兴的。可是随后发生的一件小事情,让我改变了想法,那就是,有一次我不小心滑倒了(并不严重,只觉得有些尴尬),我对在身边的孩子说,宝宝扶妈妈一下,(想缓解一下尴尬)然后孩子对我说:“妈妈,你要勇敢,摔倒了要自己起来,你可以的,加油!”他把我平时对他说的话原封不动的还给了我,如果是别人的事,也许会当成孩子成长中的一个趣事,笑一笑,但当时我看着孩子眼睛里认真的神情,我就知道这件事一点也不好笑,因为孩子眼里没有关心的情绪。
这件事情让我意识到,任何事情都是有利有弊的,这件事情发生以后,我调整了他摔倒这件事情的应对方式,至此以后,他摔倒了,我顺应内心的情感,该关心关系,该教训教训,因为每次摔倒的原因总不相同,但不去责怪它物。
第三:小心哪些极具煽动性的语言、比如每天说几句话就可以收获一个好孩子之类的,相信之前最好多思考一下。我们的大脑大多时候是很懒的,所以很喜欢同样不需要花太多精力的东西,这个大家可以去看看丹尼尔· 卡尼曼的《思考快与慢》顶盛体育,我们的大脑分为系统一和系统二,系统一是低能量不费力的状态,系统二是高能量状态费精力的状态。而日常生活中,我们大脑的开机状态是系统一,这样我们的大脑有多懒了。
需要警惕还有很多,比如专家、学者、名人的话都要特别小心,我这样说不是说我们不要相信名人或专家,而是因为他们是曝光效应的受益者,对大众来说会更具备权威和信任感。但道理从来和名誉身份无关,孩子是我们的未来,我们得多思考,多分析、谨慎选择,并且小心求证。
那我认为学习不仅仅是学习知识,从历史的长河来看知识是很容易过期并且不总是对的,学到做人做事的道理才是一根定海神针,在资讯知识大爆炸的年代我们如果没有中心思想(人生观)的话,就很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父母们在生活中的行为和态度,孩子自然而然能够感知到并且学到,小孩子们有非凡的学习能力,作为家长的我们不仅仅要看效果,(效果有好效果也同时包含坏效果)
果妈阿金分享:粗浅的谈论了一下我这几年在教育孩子上的浅薄的认识,希望这些认识能对各位关心孩子的父母们有一些有益的帮助和提供一个新的思考的方向,今天我们就聊到这里,下次有机会,我们再聊聊孩子成长中的那些事。